“十二五”期间,我州坚定不移培育烟草、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比“十一五”末增长87%,全州产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突出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1.4%,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
2016年,全州要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州工信委副主任罗怀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他介绍,我州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增加值增长11.4%,符合全国经济发展态势,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关键: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首要的是做好传统产业的巩固提升。其中,烟草产业要确保完成172.5万担烟叶收购任务,实施“2260”优质烟叶工程,全面提高烟草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率,确保烟草产业平稳增长,充分发挥其对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深化与云铜、云冶、昆钢等大企业集团的合作,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云铜技改搬迁项目尽快落地我州,力争冶金产业增加值增长8%。加快发展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按照发展大健康产业理念,加快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打造彝医药品牌,发展中药材种植20万亩以上,确保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加快推进元谋人、恐龙谷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确保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1%。稳步推进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建设,确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20%。
过去,提六大重点产业,现在把原来的冶金化工产业变为冶金产业和石化产业,把绿色食品业扩大为高原特色农业,原来没有的重点产业,比如说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新兴服务业,这次在产业转型中都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所以,原来的六大重点产业扩大、细化到了十个,通过培育重点产业,既有传统的支柱产业,又有引领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新兴产业中还有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这样一来,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有力支撑,重点产业增加值从47%提高到60%就有了可靠保证。
方向:升级
罗怀云介绍,通过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产业集约发展、优势互补、全产业链打造、企业抱团取暖,走“两型三化”发展路子,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高效园区、特色园区、活力园区和绿色园区。加快推进楚雄、禄丰2个千亿元园区和大姚、武定、南华3个百亿元园区建设,推进石化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楚雄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做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确保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新增入园企业40户,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罗怀云说,在现有企业当中扶持30户左右,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加快项目落地,在年内投产竣工,达到规模以上企业10户左右,最后使我州全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户以上。
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就一定能打好产业转型攻坚战,取得产业建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