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永仁县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走深走实,及时启动政治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最后一公里”抓落实,有效推动富裕美丽幸福新永仁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以“三化”践行项目工作法。永仁县坚持以项目工作法为抓手,形成任务部署、推进实施、考评验收的工作闭环,有力推动工作责任由虚变实,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链条。项目清单化。该县完善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县级单位、乡(镇)、村制度,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制度,7个乡镇、63个村(社区)、21条重点产业链、29户重点企业、37个重点项目、24宗历史遗留问题土地等重点工作任务实现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挂包全覆盖,将职责量化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清单具体化。将项目细化、量化、实化,在县委县政府一楼大厅挂出每项工作任务“进度图”、具体“施工图”、人员“责任图”,公开展示“作战图”,实现“挂图作战”抓进度,“倒排工期”抓推进,“销号管理”抓落实。推进专班化。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由项目分管领导牵头,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抽调3—5名懂项目的业务工作人员,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收集、协商、交办、反馈”的快速反应反馈机制,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整合土地、林地、环保等要素部门核心力量,专项解决要素保障问题,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定了的项目落实落地。
以三个“全覆盖”落实一线工作法。永仁县始终坚持“抓工作落实主要不在办公室、会议室,也不在文件和网络里,而应该在基层一线”的工作理念。坚持把办公室搬到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县四班子主要领导带头,不戴帽子、不讲套话、直奔主题,深入乡镇、村、重点项目召开现场办公会,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召开乡镇现场办公会7场,解决实际问题128个。重点工作和项目全覆盖。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年内90%的会都放到村委会一线召开。要求处级领导联系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每月必须到现场调研一次,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必须实地调研一次,采取“一企业一股室挂包”机制,安排专人到企业一线、项目一线办公,让企业少跑马路,让干部多跑腿服务。坚持在一线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在“2·22”强降温强降雪天气中,组织全县干部职工1.2万人次深入所有企业、产业、乡镇开展灾情核查和防灾救灾工作,真正帮助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基层干部谈心谈话全覆盖。着力在一线培养和考察识别干部,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专题约谈、谈心谈话,县委主要领导带头、组织部全程参与,深入全县7个乡镇和58家县级部门开展班子运行情况分析调研,打破“隔心墙”壁垒,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把准430名科级干部思想脉搏,引领广大干部在一线落实决策部署、解决问题矛盾、锤炼能力作风、检验工作成效。
以三个“典型”深化典型引路法。永仁县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让“一花独放”转变为“百花齐放”,推动工作整体提升。精准选树典型。该县通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领衔陈述和召开现场会、观摩会、推进会等形式,让做得好的乡镇、单位、个人现身说法,在标杆创建中培育典型;充分运用县委督查工作机制,抽调职级干部组建县委督查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周报、月报、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制度,把基层认可、值得推广、有发展后劲的典型“挖出来”“树起来”“推出去”。推广运用典型。创新设立大比拼“犇牛奖”和“蜗牛奖”,把推广典型与表扬大比拼担当作为先进集体、优秀干部相结合,通过鞭打“蜗牛”激励“犇牛”,最终“蜗牛”变“犇牛”,营造“工作争创一流、个人力争上游、群体百舸争流”的良好工作氛围。目前“犇牛榜”上榜41项工作,“蜗牛榜”上榜7项工作。持续创新典型。该县始终坚持为各类先进典型赋予时代特征、永仁特色、行业特点,培树各类勇担当善作为优秀干部100名,同时,持续深化各类典型升级,让“老典型”焕发出“新光彩”、结出“新硕果”、变成“永久牌”。(永仁县委办 刘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