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聚焦明清单、优流程、强队伍、创模式,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四化”工作机制,服务重大项目688个,1亿元以上项目113个,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92.3%,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一、明清单,帮办代办规范化。一是统一清单“明白办”。梳理形成《帮办代办联动审批事项及材料清单》,明确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均可申请免费获得项目审批及中介服务帮办代办。二是定制清单“重点办”。细化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对重点领域高频项目探索推行“主题式”“情景式”订制审批,推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一个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三是联动清单“提速办”。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与市政公用服务集成事项纳入联动帮办代办清单办理,实现“一张表单、联合踏勘、联合施工、一并接入”,全州“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实现报装不超3个流程、网上申报“零跑腿”、审批不超5个工作日。
二、优流程,帮办代办高效化。一是设置专窗“即来即办”。在州、县(市)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帮办代办“专窗”,建立“专窗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采取“专窗受理一分办部门限时办结一邮政寄递”,实现“企业只需跑一次”。二是前置服务“主动帮办”。与投促部门开展“日对接、周对账”,第一时间掌握招商引资情况。积极开展“政务服务大篷车”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做好前置帮办服务。三是强化跟踪“全程督办”。建立“一事一档”帮办代办台账,及时评价反馈帮代情况,定期对已办结项目跟踪回访。开展州、县级“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及时帮助企业破解困难问题,全州共开展“坐诊接诉”活动 28期,接诉企业121家、办理问题124个。
三、强队伍,帮办代办专业化。一是建强“纵向”队伍。按照“上下贯通、分级负责、总体联动”的原则,组建州、县、乡帮办队伍,三级联动开展服务。把“审批窗口”下沉到园区,针对企业设立、社保等5项企业开办事项和工程规划许可等35个投资建设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二是建强“横向”队伍。协调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审批项目提前进行预审,实行部门分管领导包联、科室负责人包办,面向社会公布州本级首批近 30人的“帮办代办首席代表”联系方式,建立微信“重大项目工作驿站”,快速解决问题。三是建强“专班”队伍。对重大项目采取“一项目一专班”专属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投资项目实行部门联动、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等一站式服务。如,在服务云南省首个储能示范项目一一永仁致信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项目中,将审批环节从40个减少到16个,环评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从开工到投产并网仅用5个月。
四、创模式,帮办代办制度化。一是创新企业用地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地”“拿地即开工”用地保障模式,在项目用地摘牌前同步办理立项、环评等审批,开展规划、设计等预审,取得用地批复后,将预审意见转换为正式审批文件。平均压缩审批环节6个,节约审批时间90天以上。二是创新项目审批模式。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审批,实行施工责任“企业承诺”,由“材料不全不办”变为“关键性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边受理边完善”,全州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一站式”并联竣工验收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三是创新帮办会商模式。建立会商协调跟踪机制,适时组织项目方、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行会商,倒排项目审批“时间表”,建立问题清单台账,为重点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实现全程跟踪“不遗漏”、全程帮办代办“一次过”。(来源:楚雄州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