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把“一件事”列为“头等事”,将企业群众的“关切事”办成“省心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26个重点事项在基层落地见效,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相关经验做法两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获评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和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全州经营主体和群众办事好评率连续3年保持在99.9%以上。
拓宽多元化办事渠道。推进“一门办”,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州、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26个重点事项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推行“网上办”,加快推进《楚雄州“十四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任务落实,政务服务平台推广覆盖至州县乡村四级,22个重点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推开“掌上办”,全州558所学校1.84万名学生通过“办事通”手机App“一键入学”。推动“自助办”,整合公安、社保等部门332台自助服务终端,实现政务服务由“5×8小时”向“7×24小时”迭代升级。
重塑极简化审批流程。健全完善线上线下联办机制,重构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整合优化申请表单,办事环节平均压减87.49%。对申请材料进行整合融合,精心筛选确定审批必要件,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材料平均精简80.58%。深入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州、县市两级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26个重点事项已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办理时限、跑动次数平均压减86.17%、93.72%。
创新有感化体验模式。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公布实施122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和40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接入19省市“跨省通办”平台,157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建成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区,及时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1507条,在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代理办等服务。设立11个园区工作站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助推324个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破除隐形化服务壁垒。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政务服务“走流程”1433次,累计走完政务服务事项1230余个,发现并整改问题307个。20名社会体验监督员多维度监督评估政务服务工作,发现的28个问题已整改落实。建立“州级局长坐诊接诉”联动机制,年内开展“坐诊接诉”活动28期,接诉企业121家,收到的145个诉求办结124个。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定期召开经营主体座谈会,规范营商环境投诉平台管理运行,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办事慢、办事繁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有力有效推进,极大激发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截至三季度末,全州实有经营主体37.38万户,同比增长18.3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9.76亿元,同比增长3.6%,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全省第1位。(来源:云南网作者:卜光蕊 李光辉 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