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31496X-/2024-1022002 公开目录: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2日 文  号:
标 题:
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4号建议的答复
成文日期:

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4号建议的答复

陶丽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94号)已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楚雄州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楚雄州立足农业产业和地方民族文化,利用农村森林景观、水利景观、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探索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楚雄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18.4万人次,同比增长51.4%,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43.6%,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及时成立以分管副州长为组长楚雄州乡村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统筹工作。州民族宗教委、州财政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三年行动(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民宗联发〔2023〕1号),结合实际,楚雄市也相应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楚雄市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专班,制定了《楚雄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方案。编制了《楚雄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太阳谷乡村文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楚雄市白衣河马龙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楚南路乡村振兴示范带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按照“民族文化搭台,旅游经济唱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采取多项措施,持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品质提升。

二是突出重点发展,抓典型示范带动。整合资源和资金,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统一规划实施,打造一个建设一个,为全州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示范。“十三五”以来楚雄市实施了新村镇洒树咪彝族特色村寨、大地基巴拉际彝族特色村寨、鹿城镇大保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八角镇周家彝族特色村寨、三街镇上村彝族特色村寨、中山镇坝边彝族特色村寨、西舍路镇坝边彝族特色村寨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截至2024年4月,楚雄市统筹整合各部门资金2.8亿元,建成了紫溪镇紫溪彝村、树苴乡马家村、东瓜镇白花山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鹿城镇大保山村、大过口彝福山村、紫溪镇白草花村3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成了紫金村、马石铺2个省级特色旅游村,紫溪彝村、冷水百草花村、树苴马家村、苍岭镇竹园长岭岗4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实施了东瓜镇庄甸社区朱洗冲民族旅游村寨、树苴乡九街马家村民族旅游村寨、紫溪镇紫溪彝村民族旅游提升、东瓜镇桃园社区迤路河村民族旅游提升4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味、带动强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使民族村寨旅游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动力。

三是优化产品供给,带动产业发展。突出保护传承优先,活化利用乡村文旅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楚雄市开发了一批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乡村文旅产品,积极开展非遗工坊建设,支持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传统工匠进行特色旅游商品生产,每年创建2家左右非遗工坊。拓宽民族文化旅游商品销售渠道,举办相关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开发彝绣产品,聚力打造“楚雄彝绣”品牌。在彝人古镇、紫溪彝村、三街镇、树苴乡、大过口乡、八角镇六个示范点实施了民族刺绣品开发项目,成立了“楚雄市妇女彝绣协会”,各乡镇共成立彝绣协会9个,专业绣娘6000多人,产值达1万元以上规模的经营户36户,带动从业人员2680人,全市彝绣产值达395多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特色民居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不仅改善了农村住房安居功能,还留住了民族特色,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二是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通过改圈、改厨、改厕,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特色村寨环境卫生得到综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三是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产业”的良好局面,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四是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平台,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通过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民族旅游相结合,有效促进群众增收。五是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加深,形成了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州民族宗教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和民族乡村振兴工作,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合理利用,形成鲜明的乡村特色,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4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雁  1363876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