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鑫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事关整个医改成败。而医联体(含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医联体建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抓手,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的要求,稳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实施冠心病等慢性病分级诊疗,指导做好常见病双向转诊,三级医院试点开展日间手术,急慢分治、分级诊疗路径更加清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楚政办通〔2014〕30号)和《楚雄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楚卫发〔2017〕21号)等文件精神,各县市按照“八不变”、“八统一”的原则和要求,以托管或专科联盟等方式深入推进紧密型县乡村医疗机构医共体建设。到目前为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县市覆盖率达到100%,全州共有98个乡镇开展一体化工作,乡镇覆盖率为95.1%,有效提升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促县帮乡、县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虽然我州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共体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着如医共体松散有余、紧密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卫生人才短缺,分级诊疗“接不住”的问题;尤其是产科、儿科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亟待提高。针对存在问题和短板,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级基本药物制度等补助资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必要医疗设备。二是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创建工作。抓好县级公立医院晋级工作,2020年全州所有县市人民医院达到省级验收标准。三是全面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医疗保障局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开展县域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医保〔2019〕35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尽快出台我州实施意见,以县域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工作为核心和抓手,全面推进我州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四是抓实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抓好沪滇合作和对口帮扶工作,积极与上海、昆明等三甲医院合作,快速提升医疗水平;通过三级医院“组团式”支援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的方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五是抓好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以州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以州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创伤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区域协同的急诊急救服务网络。六是持续加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肿瘤、心脑血管、呼吸、传染病和精神病等专科能力,补齐儿科、麻醉等薄弱专科短板;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重症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七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积极推进楚雄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到2021年底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撑分级诊疗、医联体、双向转诊等业务发展。八是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加强人才培养,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改革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和医务人员待遇。
在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以人才、技术、专科、管理为核心的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在强化“紧密性、规范性、效益性、共享性和持续性”这五个属性上下功夫,进一步营造和建立内生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起多种形式的高水平医联体,让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为广大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福祉,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到大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再次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6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周智敏,338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