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贵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州卫生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现状
2018年末,全州医疗卫生机构1756个,其中:医院7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40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个,卫生院115所,村卫生室1111所,门诊部17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7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所。
根据我州对乡镇卫生院及以上196个医疗机构的摸底调查统计,有HIS (医院信息系统)的190个,占比97%;开展了电子病历系统的112个,占比57%;拥有LI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27个,占比14%;有PAC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的24个,占比12%;有专兼职信息部门人数174人。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实现情况:24所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医院业务流程规范化,门诊、住院、电子病例、病案、药房管理科学化,使诊疗流程进一步优化,就医效率不断提高,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但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的实施,我州卫生信息化建设也提上日程,日益普及,各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得到初步改善。但全州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全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省、州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缺失,导致“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现象严重;二是系统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难;三是技术人才短缺,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不断革新发展的需要;四是投入不足,各业务系统和医疗机构为满足工作需要独立建设的信息系统配置低,难以进行功能扩展,分散建设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和“烟囱”造成了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目前我州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费以医院投入为主,在现有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我州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较为困难,特别是二级医院,进展较为滞后。
(二)发展不平衡。因受业务需求、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我州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综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较为全面,标准化程度较高,中医医院普遍较差,仅基本能满足业务需求。
(三)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化建设应该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注重区域统筹的一项工作,而我州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目前仍在筹划阶段,孤岛现象十分突出,医院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
(四)人才匮乏、管理不规范。因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信息化管理人员不到位,多数单位信息化建设以整体托管的方式开展,又存在接口、专线较多的情况,导致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三、我州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
2019年2月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第1号、第25号议案合并列为州政府重点督办的“1号议案”,并制定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办理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工作方案》,交由我委牵头办理。主要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到2019年底,制定全州医疗信息化发展规划,启动楚雄州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到2020年底,按照国家要求的信息化等级水平建成互联互通的州、县两级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到2021年底,全州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达到国家要求的信息化等级水平,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并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撑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业务发展。
目前已经完成全州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前期调研工作,进入项目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可研报告”撰写阶段。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互联网+健康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关键所在,我州将积极采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医院自身投入等方式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加快推进州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共享。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注重培养既懂医学卫生知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人才,不断推进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丽,338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