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禄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禄丰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在持续巩固按疾病诊断组DRGs支付方式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于2019年率先推行覆盖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的医保资金打包付费制度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中更得实惠、更有获得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一体推进,构建系统化工程。立足前期DRGs支付方式改革已经打通的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内循环,我们构建了以打包付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载体,以DRGs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的改革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医改统筹、医保监管、医共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打包付费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使用率连续2年控制在95%以内,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从2018年的57.18%、74.16%分别提升至2020年的63.09%、76.57%,医疗机构内部约束的主动性持续增强,呈现出普通门诊就诊人次不断增加、住院人次不断减少、报销比例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
二、强化三个保障,实施整体化改革。我们坚持三医联动,强化组织保障,市长挂帅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改革工作指挥长,市医改办、市打包付费改革办、市医共体理事会通力配合,打包付费改革工作纳入市委重点工作“挂图作战”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考核内容进行监测。强化制度保障,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准测算,制定了《市域内医疗保障资金按区域打包付费实施方案(试行)》,“结余留用、超支自负”的激励与责任共担机制有效建立;在全州率先建立打包付费考核分配和评价体系,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强化投入保障,投资xx万元建设了市乡医疗机构大数据平台、“云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为改革推进夯实了信息化基础。
三、做到四个调整,落实精细化措施。我们坚持在改革中实施精准滴灌、在推进中调整具体措施。针对群众在门诊报销封顶后只能选择住院而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我们取消了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年度报销封顶线,引导群众小病治疗在基层、减少非必要住院,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针对医疗机构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把医保政策规定的费用报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全部纳入打包资金范围,倒逼市级医院提升诊疗能力、节约医保基金,市级医院大病、重病的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市域外住院患者人数较上年减少814人。针对参保群众办理报销手续多处跑的问题,我们将异地就医转诊备案、特慢病审批等原医保部门办理的业务,下放由医共体实行“一站式”办理,患者可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形式提供材料,实现了医保“指尖办”。针对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配合不够密切的问题,我们按照6:3:1的比例科学分配市乡村三级打包结余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有效形成,医护人员待遇不断提升。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禄丰市医保资金打包付费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改革的目标、上级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下步工作中,禄丰市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李副省长的指示和要求,着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奋力推动禄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是着力实施医共体紧密度提升工程,完善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人才柔性流动等机制,以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级医院为契机,强化紧密型医共体牵头总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做强市级医院、做活乡镇卫生院、稳定村卫生室,使医共体内部管理更加高效、联动更加顺畅、合作更加紧密。二是着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医疗卫生补短板等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中心、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及手术室救治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夯实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三是着力实施诊疗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完善改革配套的人事薪酬、内部管理等体制机制,以改革倒逼市级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能力,建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加强与云大医院、昆医附二院等省级三甲医院的学习交流,大力实施“名医进禄”行动,让更多权威专家在禄丰建立工作室、工作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四是着力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市乡医疗机构大数据平台、“云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建设,推动远程会诊、云上服务等功能向基层卫生机构延伸,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更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