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2-022503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0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A
|
楚卫复〔2020〕73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
答 复
民盟楚雄州委:
你们在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提案,已交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楚雄州是云南省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截止2019年底,全州常住人口274.80万人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45.0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9%。近年来,楚雄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针对老年人对生活照料需求和健康服务需求相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实际,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健康养老需求。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楚雄州有医疗卫生机构1792个,其中:医院8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70所。有卫生技术人员18115人,常住人口平均每千人拥有6.95人。实际开放床位1687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6.14张。目前,全州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366个,有床位15244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3.8张。其中:养老机构131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8个、农村敬老院95个、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18个),床位12392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35个,床位2852张。
总体看,全州养老设施、服务能力、医疗健康等基本保障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基本与全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目前我州推进医养结合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推进组织制度建设。近年来,州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相关工作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楚政办通〔2016〕101号)、《楚雄州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楚政办通〔2017〕64号)、《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楚政发〔2019〕19号)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州卫生健康委、州民政局等17家部门在医养结合工作中承担的部门职责,提出了楚雄州医养结合总体发展思路,确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推进各项保障措施。
(二)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普及养医签约。楚雄州民政局和楚雄州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通知》(楚民福〔2017〕16号),要求全州136家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以及老年人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100%与属地医疗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目前,全州100%的养老机构已经全部同周边乡镇卫生院或其他医院签订了提供医疗服务协议,初步实现了我州全部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开设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目前,目前,全州拥有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老人为213108人,占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的85.59%。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健康管理率达到58.63%。
(三)加快推进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鼓励执业医师、专业人员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医护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发展医养产业。2016年8月,向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云南省民政厅上报了《关于申报创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的请示》,争取到了我州大姚县、元谋县作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县的名额。大姚、元谋县两县大胆先行先试,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职责分工,并通过宣传推广,在全州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大姚县探索民办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及公办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元谋县引导民办医疗机构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及养老服务与旅游、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初见成效。目前,楚雄、姚安、大姚、元谋、武定5个县市已分别建立了至少1所医养结合机构。
(三)推进养老机构办医疗,逐步实现养中有医。一是加快机构建设。近年来,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新建楚雄州老年护理院、牟定县社会福利中心、元谋县社会福利中心、禄丰县社会福利中心、元谋县福乐康复院、武定县忠爱医养中心等综合性养老机构,并按照老年人养老和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和各级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要求,在项目规划建设时,将内设医疗机构作为重点内容予以考虑,留足功能用房等设施,建成后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建设方式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来实现,建设方向将提供包括老年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对养老机构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按照最新规定,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务室由审批改为备案。在税收政策上按照国务院“减税降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强开办企业的税收政策的支持和服务指导,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投融资、土地、人才等税收扶持政策,依规定落实税收优惠减免。注重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州养老服务业质态提升。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新建的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按照自有和租赁产权每张床位1万元、0.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投入运营的机构按每张床位每年6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
(五)加强监管,确保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护理质量。制定了《2020年全州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实施打赢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法人登记、推进养老机构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准备、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持续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积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做好养老服务相关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和维护更新11项重点任务,不断推进全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长效机制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取得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的医养结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医养结合融合度不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专业化、职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长期匮乏等,结合我州实际下步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着力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持续优化结构,注重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实际需求,将养老资源向社区居家养老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向医养融合倾斜,进一步改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二是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放开市场。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对不同社会主体投资兴办的护理院和护理型养老机构,实施同等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医保进入等政策,力争到2020年,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0%以上。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发展产业。强化民生经济的理念,更富成效地发掘养老服务产业这个“富矿”,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高。结合我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的要求,着力打造以“一中心四线”(楚雄市为中心,沿元双线、杭瑞线、武易线、永武线)为主要布局的“楚雄州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示范带”,力促养老服务业发展全面满足楚雄州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要求。四是注重质量效益,推动规范发展。完善监督机制,健全评估制度,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饮食卫生、消防安全、服务价格等监管力度,及时查处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五是提升医养结合和健康养生服务能力。从规范人员培训、提升消费者信心、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能力,规范护工管理,发展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月子中心等护理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培育健康养生新业态,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养生发展。
(二)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按照老年人养老和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和各级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要求,在项目规划建设时,将内设医疗机构作为重点内容予以考虑,留足功能用房等设施,建成后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建设方式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来实现,建设方向将提供包括老年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全州医养结合监测机制,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供应及利用情况进行动态了解,掌握各县市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机构建设情况、服务提供及利用情况等。三是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程度、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工作的绩效考核。四是出台完善医养结合产业投资鼓励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医养结合产业投资中来,建设一批养护型和医护型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口养老和健康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等健康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对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老年医疗资源的布局,全面落实老年人服务优先政策,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
(四)支持中(彝)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二级以上中彝医医院普遍设置治未病科室,拓展中彝医药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亚健康与慢性病风险评估以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干预技术与方法研究;支持有条件的中彝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设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疗能力。建立健全中彝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二级以上中彝医医院均应与养老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明确双方责任。支持公立中医医院与社会资本联合举办以中医养生保健为主的养老院、疗养院等。鼓励和支持公立中医医院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民政部门以及社会资本等开展合作,新建、托管、协作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五)加快医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老年护理、医学、心理和营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落实养老院机构运转经费补贴、逐步提高护理人员配备水平和薪酬待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留住优秀人才;优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专业院校毕业或经过培训取得护理资质的优秀人才投身养老护理行业;探索养老服务行业人才保障机制,鼓励现有老年护理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教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为养老机构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增加就业岗位等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人员技能和综合服务水平。
(六)加快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健康、养老等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推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养老信息、医疗信息、保险信息等内容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让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老年人感受到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以最快速度的享受到所需要的服务。
最后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十分感谢你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我委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把“保障好、发展好老龄事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的目标落到实处,使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及电话:段海茜 338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