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楚卫复〔2020〕57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 195号提案的
答 复
李建云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州县两级防疫工作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心重视!当前,我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其履行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责还不相适应,全州传染病医疗救治资源严重不足,能力较弱。一是疾控机构卫生应急、检验检测、卫生监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横向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州疾控中心应具备检测项目242项,目前具备212项,达标率为87.6%;县级疾控中心应具备检测项目121项,目前10县市平均检验能力为89.8项,达标率为74.2%。对照省级能力达标标准楚雄州11家疾控中心仪器设备还不足至少240台件。二是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疾控工作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无偿服务为主,行业内同地区、同学历、同职称、不同单位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州疾控中心已有2名研究生、1名主治医师因福利待遇问题辞职,5名职工调离单位。10县市疾控中心均有离职情况,部分疾控中心10多年没有引进过一个大学生,全州现有编制541个,实有在职职工505人、外聘人员118人,州疾控中心编制从2006年的160人缩减至当前的148人,在职人员从171人减少至137人,目前我州艾滋病防治人员不稳定,麻风病、地方病等专业出现人员断档,难于补充,工作难以持续发展。三是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薄弱。州传染病院和州、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的设备设施和病房不达标、人才严重缺乏、转运交通工具不足、从事传染病治疗工作的人员待遇低等问题与繁重的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不相适应。四是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全州卫生健康系统虽然储备了709.5万元的应急物资(包括消杀药品、消杀器材、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指挥车、物资运送车、无人机、帐篷、便携式B超等医疗救援器材及药品),但远远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国家和省相继下发了《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双提升工程”)等系列文件,调整增加了传染病津贴的标准,在每个州市建设1所标准化传染病医院、在县级人民医院改扩建感染性疾病科,实施疾控机构实验室改造和设备建设工程,提升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我州共21个项目,总投资33044万元,其中: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共10个项目,总投资29300万元。一是州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设置床位300张,基本建设和设置配置投资25300万元;二是改扩建除楚雄市人民医院以外的9个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禄丰县建设4间负压病房4间重症监护病房,其余8县各建设2间间负压病房2间重症监护病房),总投资4000万元。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共11个项目,总投资3744万元。一是州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投资740万元;二是10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投资3004万元。目前,该项目稳步推进。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把握机遇,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为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场世所罕见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如何乘势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成为当前应对疫情大考、淬炼治理能力的必答题。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把握新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传染病防控机制,从制度上解决根本问题;二是统筹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防”和“治”两方面作文章,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实现医防无缝连接,当前首要任务是认真组织实施好“双提升”工程,切实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硬”条件;三是平战结合,前瞻和系统解决应急物资储备问题。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应急物资储备、紧急生产、政府采购、收储轮换、调剂调用等有法可依;其次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引入现代物流管理,实行仓储资源、应急物资的整合、共建共享和快捷调运;再次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形成长效投入机制,为物资储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最后是持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关口前移,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增强应急物资储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四是落实国家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职责和定位,建立健全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疾控系统绩效工资制度,将传染病津贴落实到位,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地位和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工资待遇。五是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长效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传染病防治人员编制,多方引进人才,不断健全传染病防治队伍。充发分发挥医师规范化培训平台和网络的作用,将能力提升与滇沪合作有机结合,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下派等方式,进修、培训、带教等手段,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心、关注!希望再次为彝州卫生健康事业提出宝贵意见!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及电话:和建荣,338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