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楚卫复〔2020〕72号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对州政协十届
三次会议第327号提案的答复
温少昌委员:
你在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楚雄州区域协作救治体系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通过一年来不懈努力,全州区域协作救治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从实施“健康楚雄”的战略高度推动全州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和五大中心建设工作,州卫健委统筹抓推进,纳入年终责任目标考核,召开全州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启动会,统一思想认识,高位推动各中心建设;牵头州级三甲医院具体抓落实,各县市和项目单位制定提质达标和各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形成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工作机制。一是按照“分步走”和“一院一策”的工作要求,细化提质达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二是“1+10模式”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建立以州人民医院为中心平台,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云心电诊断网络为支撑,覆盖州-县-乡三级联动的急性胸痛区域协作救治体系。“1+10模式”,1就是以楚雄州人民医院为核心发挥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的龙头带动作用,10就是九县一市的人民医院建设国家级基层版胸痛中心。三是以打造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为目标,推进卒中中心建设。以县市人民医院为枢纽及中心点,搭建下通乡村医疗机构,上联州级医院,最后以网络平台相连贯通,形成高级卒中中心带领卒中防治中心并向区域辐射的高效、优质、快捷、稳固的黄金时间救治圈。四是打造生命救治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动为患者提供高效服务。绿色通道始于院前急救,重在院内急救,实则贯穿于整个救治流程,多学科合作及畅通先救治后付费是关键,“一键启动”诊治流程,绿色通道“全天候”向基层开放模式,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筛查评估,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而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通过努力,目前全州10县市人民医院都通过了省级提质达标验收,都建立有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2016年3月楚雄州人民医院被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2017年以来,先后有大姚、元谋、禄丰、永仁、楚雄、南华、姚安、双柏、牟定9个县市人民医院(基层版)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武定县人民医院(基层版)胸痛中心已于2020年9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标志着楚雄州“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全覆盖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成功,楚雄州率先成为云南省首个地州胸痛中心区域全覆盖的地区。目前为止,全州十县市胸痛中心全部通过国家认证,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县级覆盖率100%。州人民医院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禄丰县和元谋县荣获国家级示范中心,大姚县、姚安县、楚雄市、永仁县、武定县卒中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大姚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已通过省级验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形成了中心平台和县市医院协同联动的医疗救治模式,实现了州县乡无缝对接,全天候为患者开通“生命通道”。全州初步建立了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引领,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云心电诊断网络为支撑,全面覆盖10县市的州-县-乡三级联动的区域协作救治体系。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和推进各中心建设,尤其是胸痛中心专用急诊手术导管室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及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院救治能力。
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9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及电话:周智敏,338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