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2-030101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3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5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5号提案的答复
楚卫复〔2021〕55号
关于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5号提案的答复
陈世槐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州医疗卫生系统队伍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楚雄州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全州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州有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1781个,其中:医院84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卫生院115所,村卫生室1095所,门诊部16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所,健康教育所1个,妇幼保健院11个,急救中心、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11个,其他卫生机构1所)。根据2021年7月发布的《楚雄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楚雄州总人口(常住人口)为2416747人;按照全州总人口241.67万人测算,全州卫生健康系统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52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783人,注册护士8681人,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201张;平均每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0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12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81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59人。覆盖全州居民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卫生队伍不断壮大。
(二)武定县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底,武定县共有乡以上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参公管理的卫生监督所除外)14个,县人民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核定事业编制677名,现有在职人员637人(县级360人、乡镇27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6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316人、乡镇卫生院260人)。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共有编外人员676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29、乡镇卫生院247人)。全县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年龄结构情况为:35岁及以下212人,36岁—40岁75人,41岁—45岁111人,46岁—50岁111人,51岁—54岁49人,55岁以上18人;学历结构情况为:本科学历327人,专科学历213人,中专学历32人,高中及以下学历4人;职称结构情况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87人,中级职称186人,初级职称291人。
二、我州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州卫生健康委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和意识,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推荐、人才奖励、编制使用等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卫生健康行业人才队伍实际问题,委领导多次深入州属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人才工作调研,积极协调解决医疗卫生单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岗位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难、留人难等问题。积极推进“两培一推”工作,把医疗卫生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党员人才推荐成高层次管理人员,实现党组织书记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一肩挑”,提高党建、业务“双带头人”比例。
(二)着力增加卫生人才总量。积极争取编办、人社、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一是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为县乡医疗机构培养医学人才。截至目前,我州共选派培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481名,接收安置181名。二是积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全州艰苦边远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2批79名,为基层增加了一批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人才。三是实施紧缺人才招聘政策。2016年以来州级卫生健康单位招聘紧缺人才145名,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招聘紧缺人才49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7名。四是组织实施应对新冠肺炎影响大幅度增加名额面向全国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2020年组织开展2批次专项招聘,全州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招聘406名编制内人员,招聘人数在全省州市中排名第五。五是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全州实现每万人口有全科医生2.02人,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楚雄建设需求。组织开展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按照《云南省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办法》规范组织全省基层卫生专业技术高职的评审工作,全州乡镇卫生院已有220名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资格人员。六是落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按政策放宽资格条件,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短缺、招聘困难的问题。
(三)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一是深入实施“彝乡名医”培养工程。目前,全州共评选“彝乡名医”三批50名,建立以“彝乡名医”个人姓名命名的“彝乡名医工作室”三批30个,在全州医疗卫生领域在岗执业医师中选拔培养了一批医德医风好、医术精湛、业内认可、群众公认的顶尖级医疗卫生人才,工作室为学科开展创新研究和新技术应用提供条件,在加强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彝乡名医”的品牌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已逐步显现。二是加强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目前,全州医疗卫生人才中,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津贴,17人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云南省名中医等称号,35人入选省、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是加强中彝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颁布实施,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名彝医评选认证管理办法》《楚雄州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办法》等10个配套政策文件,考核认定彝医医师430名。建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云南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建立全国唯一一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2个。
(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推进人才扶贫行动。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疗卫生人才2批20名专项支持武定县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落实《楚雄州选派州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实施办法》和《楚雄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实施办法》,2021年州级医疗卫生单位选派3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将充分发挥优势特长,为基层帮带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基层解决工作难题、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2021年州级各医疗卫生单位接收培养基层选派的专业技术人才20名,采取“导师+助手”等培养方式,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
(五)加大中彝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州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2020年6月8日,云南中医药大学彝医药研究院正式挂牌。二是由省内外彝医药专家组成彝医学本科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全面启动本科彝医药教材编写工作。目前,省彝医医院已编写出版5册,年内计划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牵头出版5册本科教材。三是2018年9月1日颁布实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制定出台《楚雄州名彝医评选认证管理办法》《楚雄州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办法》等10个配套政策文件。省彝医药研究所现有专门从事彝族医药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33名,其中学科带头人5名;实施中彝医师带徒教育9期,出徒30名;对2225名长期在基层开展彝医诊疗的人员开展彝医药知识培训;考核认定彝医医师430名。
(六)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一是优化人才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推动,以州委办、州政府办文件出台了《楚雄州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若干措施》(楚办通〔2021〕33号),州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楚雄州州属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细则》《“彝乡名医”考核管理办法》和《“彝乡名医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等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优秀人才选拔、培养管理等制度机制。二是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有条件的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时,可自主组织笔试、面试工作,择优招聘;对急需紧缺专业或岗位,可不设开考比例;对高层次、急需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可实行考察招聘;艰苦边远地区适当放宽招聘年龄和学历条件。三是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侧重评价临床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不将论文、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职称申报评审的限制性条件。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取消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比例限制,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五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自主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经绩效考核后发放,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等倾斜,充分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六是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大力选树优秀先进典型,评选“最美援楚好医生”“感动楚雄好医生”“群众身边好医生”“德医双馨好医生”“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并在“医师节”“护士节”颁奖,广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落实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政策措施。一是落实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经各级卫生健康、人社、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共向全州424名一线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二是落实卫生防疫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对符合享受卫生防疫津贴的医务人员,及时审核发放卫生防疫津贴。三是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优先申报评聘职称。5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和州内一线医务人员优先评聘职称;11名一线医务人员提前一年优先报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6名一线医务人员在高级职称申报评审中享受优惠政策。四是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及时奖励。委党委及时给予州属卫生健康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4个集体和103名同志嘉奖;经人社部门审批,对在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贡献的42名同志给予记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一方面编制控得过紧,每年人才增量不多;另一方面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大医院,虹吸效应明显,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由于条件苦、待遇差、平台小,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突出。二是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难。目前我州没有外引的医学博士,在职培养的博士仅有1名,硕士只有163人,招才引智政策力度不够,尽管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但高精尖和紧缺急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政策机制的吸引力仍需增强,需要允许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人才发展基金,作为政府层面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的有效补充。三是现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省级竞争优势不明显。人社部门以各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编制总量为基数,按照《云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试行)》(云人〔2008〕40号),核定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方案,该指导标准自2008年以来没有变化,医疗卫生机构高、中级岗位比例偏低,已不能满足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起点高,后续成长发展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受限,需要制定新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合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高、中级岗位比例。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和意识。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形成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三十条措施》和《楚雄州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若干措施》,切实解决我州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存在的执业医师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公共卫生队伍不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数量不足和能力偏低、行业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短板弱项问题。三是聚焦急需紧缺急需人才,提高引才实效。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紧缺急需专业或岗位人员招聘力度,积极协调人社部门按规定放宽招聘条件、放宽招聘开考比例,或采取考察招聘方式进行。组织医疗卫生机构采取考察招聘的方式到省内外医学高等院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校园招聘,现场签约,切实提高紧缺人才引进实效。四是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机制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聘上不受职数限制,在住房上给予补助,在待遇上给予优厚;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与省内外知名医院专家建立联系,设立专家工作站;加大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的优惠政策力度,鼓励人才下沉服务基层,带动基层提升服务能力。五是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带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好“彝乡名医”培养计划,对彝乡名医及工作室成员在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培训学习等方面加强重点培养;以“万人计划”“彝乡名医”“彝乡名医工作室”和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选拔培养一批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建立学科专业团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六是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编制和岗位结构,科学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等级较高、人才密集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比照省级或省外发达地区同类医疗卫生结构水平确定,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优化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政策,按规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业绩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聘上不受职数限制。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岗位数额限制。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破除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唯论文的思维模式,结合行业特点,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评聘分开和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以品德、业绩和贡献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职称评聘办法,建立能者上、劣者汰的职称聘用机制。
下一步,州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和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楚雄州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和潜力,推动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你对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心关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助推了事业的发展,希望你继续关心支持彝乡卫生健康工作。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