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3-1103001 | 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3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楚雄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的通知
各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州委各部委办局,州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楚雄高新区和各产业园区,州级各人民团体:
为增加全州健康科普知识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持续提升健康科普知识的质量,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全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健康楚雄2030”规划纲要》《楚雄州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楚雄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等工作要求,楚雄州创卫办收集整理了部分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形成材料汇编,供各级各部门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时参考使用,各单位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宣传的健康知识要科学准确。不断提升健康信息的质量,遏制虚假健康信息,进一步净化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环境。
二、宣传的内容要准确。不能有事实、表述和评判上的错误,要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
三、宣传活动的主题要契合公众关切的健康问题,语言与文字通俗易懂,表现形式要易于公众理解、接受、参与。
四、要宣传普及科学健康观,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五、要宣传普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识,推动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六、要宣传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必备技能,自觉维护自身健康。
七、要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附件1: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及释义
附件2:平衡膳食八准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附件3:“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附件4:科学健身核心信息十条
附件5: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附件6:科学就医十大核心信息
附件7: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附件8: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30条
附件9: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附件10: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附件11:老年人健康核心知识20条
附件12:2型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楚雄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24.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25.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7.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8.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35.“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36.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37.少饮酒,不酗酒。
38.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39.拒绝毒品。
40.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41.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5.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46.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47.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48.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三、基本技能
55.关注健康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57.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58.会测量脉搏和腋下体温。
59.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防止意外怀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6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62.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63.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64.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5.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拨打火警电话119。
66.发生地震时,选择正确避震方式,震后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附件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附件3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一、“三减”核心信息
(一)减盐核心信息
1.认识高盐饮食的危害: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2.控制食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量不超过5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3.使用定量盐勺: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4.少吃咸菜多食蔬果: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5.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6.逐渐减少钠盐摄入: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7.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8.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9.关注调味品: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10.警惕“藏起来”的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二)减油核心信息
1.科学认识烹调油: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2.控制烹调油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3.学会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4.多用少油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
5.少用多油烹饪方法: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6.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
7.少用动物性脂肪: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8.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9.不喝菜汤: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10.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三)减糖核心信息
1.减糖来减添加糖: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2.认识添加糖: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3.糖的危害多: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4.控制添加糖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5.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6.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7.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糖果、糕点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8.烹饪过程少加糖: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9.外出就餐巧点菜: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10.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二、“三健”核心信息
(一)健康口腔核心信息
1.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1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养成刷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
3.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
4.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帮助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5.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高氟地区除外)
6.餐后、食用零食、饮用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可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
7.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饼干、冰激凌、蛋糕、巧克力等含糖量高或粘度大食物容易引起龋病,应减少这部分食物的摄入频率。
8.儿童易患龋齿且进展较快,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二)健康体重核心信息
1.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2.定期测量体质指数(BMI),维持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²,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体质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为体重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3.成人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长期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体重增加;长期消耗能量大于摄入能量,体重减轻。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
4.能量摄入适量,食物多样化,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5.按照“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
6.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1千克,使体重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
7.儿童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的习惯。儿童肥胖治疗的方法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
8.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宜活动。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
9.提倡安全减重,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受伤,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重。
(三)健康骨骼核心信息
1.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骨折及其引发的多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3.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4.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5.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6.适量运动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7.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预防跌倒十分重要。
8.不嗜烟。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9.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标准在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标准之内。
10.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附件4
科学健身核心信息十条
一、科学健身有原则,牢记要点是关键
科学健身应该进行全面的体质评估,选择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遵从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项目,全面发展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坚持经常锻炼身体。科学健身的锻炼计划要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
二、科学健身可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科学健身应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全面的营养、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环境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运动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科学健身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质。
四、久坐伤身,动则有益
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每小时起来动一动,日常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石。
五、运动风险评估可以提升运动安全
运动前应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筛查生理指标,进行体质测定,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减少运动风险。
六、运动环节要完整,运动方式要多样
一次完整的运动应当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这三个环节不可或缺,一周运动健身应当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这三种方式不可偏废。
七、儿童和青少年应当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
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鼓励大强度的运动;青少年应当每周参加至少三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八、成人运动要保证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也能达到运动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的运动也能满足日常身体活动量,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当不少于10分钟,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所有主要肌群参与的抗阻力量练习。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适当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人应当从事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
十、特殊人群应当在专业指导下运动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残疾人等)应当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附件5
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每天有效刷牙两次
1.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2.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3.提倡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
二、提倡使用含氟牙膏
三、健康饮食保护牙齿
四、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五、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
六、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
1.从出生开始,家长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
2.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3.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4.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七、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八、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
附件6
科学就医十大核心信息
一、科学就医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适度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遵从分级诊疗,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三、定期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鼓励预约挂号,分时段、按流程就诊。
五、就医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既往病历及各项检查资料,如实陈述病情,严格遵从医嘱。
六、出现发热或腹泻症状,应当首先到医疗卫生机构专门设置的发热或肠道门诊就医。
七、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咨询医疗卫生信息可拨打12320卫生热线。
八、文明有序就医,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就医环境。
九、参加适宜的医疗保险,了解保障内容,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十、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附件7
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二、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三、购买药品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四、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五、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六、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七、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八、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
九、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附件8
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30条
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二、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三、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
四、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
五、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六、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七、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八、在室内设置吸烟区(室)、安装通风换气设施等均不能避免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九、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
十、“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十一、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口腔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
十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青少年哮喘,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
十三、吸烟可以增加肺结核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十四、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十五、男性吸烟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十六、女性吸烟可以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死胎、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十七、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十八、吸烟可以导致牙周炎、白内障、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皮肤老化、老年痴呆、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和消化道溃疡。
十九、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鼻窦癌。
二十、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成年人急慢性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十一、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早产、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
二十二、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中耳炎。
二十三、戒烟是降低吸烟危害的唯一方法,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二十四、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延缓上述疾病的进展,并改善预后。
二十五、吸烟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戒烟,可以降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多种问题的发生风险。
二十六、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依靠专业化的戒烟治疗。
二十七、吸烟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和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二十八、吸烟者应当积极戒烟,吸烟者本人的戒烟意愿是成功戒烟的基础。
二十九、戒烟门诊可向吸烟者提供专业戒烟治疗。
三十、全国戒烟热线电话为400 888 5531,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电话为12320。楚雄州人民医院新区门诊4楼呼吸科戒烟门诊咨询电话0878-3164712,南路院区戒烟门诊咨询电话0878-3125803。
附件9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 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 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 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 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附件10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儿童青少年版—2019)
一、近视会导致学习、生活不便,甚至会影响升学和择业。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近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二、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
三、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作息安排,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六、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七、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当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防止近视进一步加重。发现单眼近视时应及时矫正,避免双眼视力差对眼睛造成更大伤害。
八、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佩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佩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佩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附件11
老年人健康核心知识20条
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
2.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3.适度运动 循序渐进
4.及早戒烟 限量饮酒
5.保持良好睡眠
6.定期自我监测血压
7.定期监测血糖
8.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9.关注脑卒中早期症状,及早送医
10.重视视听功能下降
11.重视口腔保健
12.预防跌倒
13.预防骨关节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14.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15.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疏导
16.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17.合理用药
18.定期体检
19.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应急卡
20.促进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
附件12
2型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21版)
一、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如不规范治疗,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足坏疽、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
三、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越多,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四、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
五、2型糖尿病患者需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
六、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
七、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体重、血脂和血压。
八、预防糖尿病是每个人的责任,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