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5-0206019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5日 文  号:
标 题:
对楚雄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7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对楚雄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7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楚雄州委:

您在楚雄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彝医药品牌打造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中彝药标准制定

一是加快推进云南省彝药材标准制定项目。2019年5月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了云南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云南省彝族药材质量标准制定”项目,开展小刺天茄、白檀香、红豆树、地涌金莲、金雀花根、挖耳草、鬼针草、黑锁莓根、松叶(松针)9个彝族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现已经过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标准复核,待根据复核意见完善资料后报省药监局审核颁布。二是加快彝医药标准体系建设项目。2023年,按照州委、州政府对楚雄州生物医药发展的统一部署,争取彝医药标准州级补助资金50万元,开展紫丹参、老鸦果、燕麦灵、八宝镇心丹4个品种彝族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现已完成紫丹参野生品和栽培品的性状、薄层鉴别、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的初步研究,老鸦果、燕麦灵、八宝镇心丹3个品种正在开展本草考证、文献查考、药源调查、标本药材采集工作。三是争取得到国家、省各相关部门和州人民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以“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市场前景好、产业发展急需”为原则,开展彝药材、彝药饮片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彝药饮片无标准问题。四是鼓励有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种植(养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彝药材、彝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二、促进中药健康产品研发利用

一是引导推进中药材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规范化种植养殖,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引导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中药材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提升中药生产企业对中药材种植的参与度,保障药材来源稳定、质量可靠。支持医疗机构和企业研发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为原料的各类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饮品、保健食品等营养健康产品,推广运用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食养指南。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养护皮肤等功能的系列保健食品和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二是神威施普瑞药业于2018年落地楚雄,2022年获批建立“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实现楚雄州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企业美洲大蠊配方颗粒首次实现云南省企业自主研发配方颗粒并产业化,填补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研发创新空白,成为行业发展标杆。加快推进神威药业西南总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推动云南(楚雄)神威施普瑞药业吸收合并神威药业四川、云南公司,着力打造神威药业第二总部。目前,神威施普瑞药业完成国标238个、省标222个配方颗粒品种备案,其中192个国标配方颗粒品种进入18个省份集采目录,完成11个彝药配方颗粒品种省级标准备案研究。三是医药工业项目加快实施。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楚雄州生物医药产业谋划全产业链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246.7亿元。目前,总投资5.5亿元的云南药科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药高端制剂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年内可以完工并投入生产。总投资10亿元的云南衡楚药业有限公司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建设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年内可以完工投入生产。2024年,楚雄区域细胞储存与应用建设项目、云业生物植物提取项目、上海轩霖医药植物提取项目、矢光昀恒工业大麻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可以建成投产,云中制药扩建植物提取生产线车间项目、云南积大生物谷胱甘肽原料药提质增效技改项目、双柏县万亩金银花种植加工项目、牟定县单采血浆站建设项目等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四是产教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楚雄州组建成立生物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并组织成立滇重楼系列产品、黄精系列产品、茯苓系列产品、地方特色“食药同源”系列产品、花卉香料系列产品、彝族特色药膳6个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对各类产品开展深层次探索研究,为企业新产品开发转化提供创新思路。目前,校企合作正在开展“茯苓和黄精五行代餐粉、慎心堂元阳黄精酒、滇重楼牙膏、金线一枝花喷雾液”等新产品研发。与楚雄火城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挂牌成立“楚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康旅融合实践基地”。

三、大力培养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技能人才

2023年,楚雄州作为全国首批、云南省唯一入选州市成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20个试点城市之一,示范项目17个子项目中涉及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项目8个,通过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涉及的医疗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运动休闲、健康产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作为培训重点,助推楚雄州中(彝)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已建成滇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彝医药大师工作室10个,其中“李育红彝医药大师工作室”在红河州河口县建立“河口工作站”,依托河口县医院设立针灸诊疗室、彝医药展示柜,住院病房,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远程多媒体问诊,着力助推红河州和楚雄州中医药发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彝医文化知识,让中彝医文化造福边疆人民和东南亚人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培养高级中医(民族医)制药加工技师100名,培训中医(民族医)药种植指导员2426名、互联网营销员1224名、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技能人才3381名,培训生物医药企业在岗职工1457名,助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已完成中医(民族医)药种植能手29727人次的培训工作,覆盖10个县市,涉及重楼、红花、黄精、茯苓、白芨等20多个我州重点中药材种植品种的技能培训,引领带动更多的从业人员学技能、强本领、促增收。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郑琼华,0878-338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