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1-0326006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3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1-0326006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3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十三五”期间是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五年,这五年经历了工业经济转型的阵痛,中美贸易战、新冠病毒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楚雄州工业经济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州委“1133”战略,紧扣发展主线,积极培植重点产业,推进转型升级提速、全州工业稳中有进,为促进全州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
一、“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20年全州工业增加值实现336.07亿元,比上年增长7%,五年年均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五年年均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60.3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2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61.3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48%,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二)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提高。2020年楚雄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372.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2.06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2.8%,比“十二五”末提高3.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多。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特别是加大了对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迅猛增长,2020年末全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5户,比2015年281户增长22.8%。其中,产值上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2户,比2015年111户增加91户;产值上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2户,比2015年15户增加17户;产值上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户,比2015年8户增加4户,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分别是: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楚雄烟厂、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楚雄供电局、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楚雄德胜煤化工有限公司、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楚雄、大唐观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楚雄、云南业胜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天宝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1.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有色金属、黄磷等行业为重点,对高耗能行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电价政策,对过剩产能及属于淘汰类的产能化解淘汰,落实执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标准,“十三五”期间利用综合标准,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13万吨、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60万吨、淘汰平板玻璃行业落后产能6万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
2.工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在“十三五”期间烟草制品业呈现持续低增长困难局面,千方百计挖掘非烟工业潜力,着力推进非烟工业发展,楚雄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末,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新能源企业有22户,比2015年末增加11户,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增加值5年平均增速高达44.07%。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建成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和宇泽半导体(云南)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空白。2020年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占比达78.61%,比2015年的58%提高20.6个百分点,改变了全州“一烟独大”的工业格局。
(五)重点产业培植取得新成效。产业兴是工业强的基础,州委、州人民政府努力解决我州产业过于单一脆弱的问题
十三五年以来,重点产业发展“烟草产业、冶金产业、生物药业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石化产业、商贸物流业、新兴服务业”,形成了“2+5+3”重点迭代产业体系,特别是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并飞跃发展,一些大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大唐观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产值达10亿元以上,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州内第一大企业,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2020年全州“2+5+3”重点产业增加值达894.69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65.2%,其中工业领域的重点产业占全州GDP的1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9%。见下表:
重点产业对比表
单位:亿元
增加值 |
占GDP比重% |
|||
2020年 |
2015年 |
2020年 |
2015年 |
|
全部规模以上 |
320.51 |
205.13 |
23.4 |
26.9 |
重点产业 |
249.6 |
173.31 |
18.2 |
22.7 |
烟草制品业 |
68.57 |
86.14 |
5.0 |
11.3 |
冶金化工产业 |
53.4 |
48.1 |
3.1 |
6.3 |
食品、农副食品加工业 |
31.82 |
23.61 |
2.3 |
3.1 |
新材料与新能源 |
37.36 |
6.72 |
2.7 |
0.9 |
生物医药 |
21.16 |
8.74 |
1.5 |
1.2 |
先进装备制造业 |
37.29 |
2.7 |
二、制约和存在问题
(一)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开工项目推进缓慢,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对后期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了较大制约因素。“十三五”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51.01亿元,比“十二五“期间仅增长9.8%。“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的年平均增速为5.2%,比“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的年平均增速20.9%低15.6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19.9%低14.7个百分点,从占比看,2015年末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32.9%,而2020年末工业投资占总投资只有17.1%。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0.51亿元,比“十二五”期末2015年205.13亿元增长56.2%,五年增速依次为10.3%、12.2%、13.5%、11.6%、7.2%,年均增长速度为10.9% ,“十二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减缓6.7个百分点。我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快速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增速逐年放缓,特别是2020年由于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的冲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五年来的最低增速。
(三)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州的工业企业大都属于资源加工型企业,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力度小,产品附加值少。传统产占比较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比重仍然较小,制造业的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国际国内先进发达地区已向“工业4.0”迈进,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不断涌现,消费升级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下步工作建议
当前,世界经历百年末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们要在“十三五”发展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按“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楚雄工业经济的向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五年来,全州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推进,装备制造、电子元件等产业的迅速发展,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工业体系初见端形,在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41个大类中我州进入的有32个大类,构建了门类齐全行业广泛的现代工业格局。抓住机遇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加快构建符合楚雄实际、时代特征、特色鲜明、技术先进、迭代发展的“5+N” 现代工业体系。
(二)全力加大工业投资。加大工业投资对加快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建设“红火彝州”的关键,是产业焕新的支撑,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我们要坚持把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政策向工业和实体经济倾斜,不断坚定加大工业投资的信心和决心。要强化保障,实施好 “构二破三”“调二提三”项目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加大工业投资的工作合力;要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政策引导,大力稳工业、稳投资、稳预期,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要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把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作为招商引资的方向,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硅产业链、钛产业链、医药制造产业集群、绿色食品制造产业集群等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打造,以高端产业为引领,瞄准全国500强乃至全球500强企业,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三)努力提升企业活力。随着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增长较快,部分小型企业还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或人才流失的现象,企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为此,提质增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落实好中央关于降本增效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减免政策,扶持企业减轻负担。依托骨干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招大引强,拉长做强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攀升,加快由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深挖内部潜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积极开拓市场,稳市场、稳销售,适应市场规律、把握市场需求,创新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