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文明城市再续华章 生态楚雄绽放异彩

发布日期:2022-08-15 13:37:29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李丽华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楚雄市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十年,也是威楚大地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十年。十年来,楚雄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奏响了“干在实处”的最强音,答好了“全面小康”的优异答卷,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楚雄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整合各类资金49.06亿元,集中优势兵力、汇聚要素资源,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全市2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9310户3575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创先争优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元大台阶,由2012年的220.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63.4亿元,年均增长9.15%,翻了2.55倍,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名列第5,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列第22,先后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云南县域经济十强县、云南省民营经济十强县。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单晶硅拉棒及切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半导体新材料等百亿级项目落地楚雄市,光伏制造及半导体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率先在全省建成工业大麻产业基地,芙雅生物、云南麻叶等8个项目落户园区。楚雄高新区现代中药与民族药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聚集了神威药业、盘龙云海等35户医药企业,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云南省工业大麻产业基地、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三个基地”逐步形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粮食产量连年丰收,荣获“国家产粮大县”“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中国核桃油之乡”“云药之乡”等称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医药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彝人古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楚雄市入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坚持把综合交通、水利、能源、数据、商贸物流“五大枢纽”建设作为打基础、利长远、促跨越的关键,按下基础设施建设“快进键”,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012年的3.2倍。楚广高速、楚姚高速等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235公里,楚雄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动车开通楚雄市跨入“高铁时代”。滇中引水楚雄段、白衣河中型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首座山区小(一)型水库建成蓄水,城乡用水保障有力。完成新一轮电网改造提升,中缅油气管道、楚攀天然气管道建成运营。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5G网络提速扩面。城乡物流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客运+乡村物流”模式入选全国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改革破冰 开放赋能释放加快发展动力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楚雄市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做好“立足楚雄发展楚雄、跳出楚雄发展楚雄”两篇文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党政机构、国资国企、殡葬、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一颗印章管审批”成为全省改革标杆,村(社区)“三资”管理、“集团化”办学、美丽乡村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不动产登记成为全国百佳示范窗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不断破除。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及省、州发展战略,强化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交流合作,突出“一把手”带头精准招商、专业招商队伍主攻招商,成功引进晶科、宇泽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2.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8.48%,全程网办率65.5%,市场主体总数达6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4户,宇泽一期3GW单晶硅拉棒项目实现180天从签约到点火试机的“楚雄速度”“楚雄效率”。

创新之势越聚越强。楚雄高新区升级为全国第三家、全省第一家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达38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州的55%,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创新引领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市)。

建好城乡 打造幸福宜居共同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楚雄市坚定不移“以城带乡”,统筹做好“城市升级”与“乡村出彩”两篇文章,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宜居性不断增强。

城市颜值更加靓丽。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首座城市立交建成通车,打通了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打造了“一江三河”滨河景观带66公里,街头绿地公园、广场随处可见。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城市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不断破解,城市更加有序、干净、宜居。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38.88平方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5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9.2%提高到68.47%。

农业农村更加繁荣。全面启动村庄规划和“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描绘了农村 长足发展的愿景图。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获得全省唯一一家优秀等次,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政村卫生公厕和乡村垃圾收运全覆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7.35%,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率达81.4%,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一约四会”等制度建设更加有效,形成破陋习、倡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为民解忧 践行人民至上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楚雄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忧、回应民盼,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升到78%,用心用情用力写好“人民幸福”这篇文章。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304元和15429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2.5倍。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加快健康楚雄建设,市医院新区、市中医院一期建成使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达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02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兜底有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城镇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全面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完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执政基础工程深入实施,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法治平安楚雄建设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楚雄模式得到司法部通报表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胜利,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实现“双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楚雄市围绕打造全省最美丽县市之一的目标,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有力有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了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龙川江西观桥国控断面实现了“脱劣”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100%,荣获“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不断夯实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62%,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14.42平方米,摘取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等桂冠。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楚雄高新区入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熠熠生辉

2018年2月,楚雄市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取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金钥匙”,并在2020年第六届创建周期内一举夺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首创首成、破茧成蝶。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楚雄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心怀国之大者”人民至上理念,紧紧围绕做好“人民幸福”文章,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不断夯基垒台,破冰搏浪,走出了一条独具楚雄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坚持全员参与抓创建,铸就创文成果。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人民至上、众志成城、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创文理念,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创建责任机制,巩固拓展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创建的内涵和质量。织密“责任网格”,州级领导挂牌督战社区,市级领导分片包保,驻楚机关部门结对社区责任制,各级“一把手”和“关键少数”靠前督战指挥。将城市建成区29个社区划分为41个片区213个网格,394个驻楚机关企事业单位“进网”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实行“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整

合各部门优势和力量,有效对“三无”小区、背街小巷等“硬骨头”进行包保治理。

坚持常态长效抓创建,催生精细管理。构建了一套“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时必达标”的共创共建、常态长效机制。采用“定人、定点、定段、定时、定责”的方式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运用“一部手机治理通”“威楚智慧党建”“智慧城管”等平台加强城市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治理格局。

坚持民生导向抓创建,夯实幸福基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新建和改造市政道路25条,对23个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打通“断头路”“瓶颈路”23条,改造老旧小区155个、棚户区1.3万户,整治提升城中村126个、背街小巷149条,新增各类停车泊位近3万个,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厕254座,安装洗手池1212座,新增绿地366万平方米,更新主题公园9座,建成健康步道271公里,打造“一江三河”滨河景观带66公里,运动健身设施进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坚持“一系列”实践提升城市品质,广泛开展“八大美丽”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

度指数不断提升。

坚持提质扩优抓创建,精塑文明特质。坚持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建成中心、所、站、点四级实践阵地525个,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573支,注册志愿者11万人,开展活动12.6万场次,服务时长达500万小时。打响“点亮火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楚雄”品牌,擦亮“城乡7+7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推出“理响楚雄”“文明楚雄”“遇见楚雄”“志愿楚雄”4大文明具体实践内容,推动文明实践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成风气。

坚持以德育人抓创建,厚植文明之根。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共选树道德模范40名,评选身边好人79名。全面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52个,创建文明单位94个。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下功夫,“小邱法治课堂”品牌在全国叫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大类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5个,评选“新时代楚雄好少年”116名,使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