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楚雄 >> 正文

我州组团参展2016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记

发布日期:2016-05-24 08:29:00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点击:[]

  有“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易盛会,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圆梦的大平台、文化远航和产业勃兴的风向标。
  连续四年,千里之外的彝州楚雄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将最质朴也最多彩的彝族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为文博会增添了一丝别样的光芒,也为彝州楚雄“走出去”打开一扇窗。
  彝绣,好一朵绚烂的“山花”
  在本届文博会1号文化产业综合馆,云南展馆犹如一块磁石,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吸引着人群的驻足。
  而在云南展馆中,楚雄展位上的彝绣产品,则是“最云南”的象征。与苏绣、湘绣不同,彝绣最大的特点是配色大胆、技艺多样、图案丰富,彝族的风土人情、彝山的花花草草都被五彩丝线凝固成一幅幅斑斓的画卷。
  此次我州组织了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姚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参加展出,在彝绣企业的展位上,既有民间收集的具有收藏价值的传统彝族服饰、老绣片,也有将彝绣与现代服装、饰品相结合的挎包、帽子、挂件等。
  两户企业的展位不大但人气暴棚,楚雄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前,两位身穿彝族服饰的绣娘正在展示传统刺绣手艺,飞针走线之间,各色花卉栩栩如生,参观人流络绎不绝,有的饶有兴致地观看绣娘现场刺绣,有的好奇地询问相关技巧和图案的寓意,还有的拿起各色饰品一一试戴。
  5月12日上午展会才刚开始,来自山东的参展商张小组就一眼相中了一条民族味十足的项链并将其收入囊中,成交了彝家公社在此次展会上的第一笔生意。挑选了鞋子、手镯、挎包等一堆东西的河北采购商胡女士告诉记者:“这些配饰非常具有民族特色,都是纯手工制作,在当地很难买到,自己很喜欢这种民族风的东西,用它们搭配衣服很好看,而且自己经常去国外,把这些配饰送给国外的朋友也很特别,还能彰显我们的民族风情。”言语间流露出对彝绣绣品的钟情。
  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此次带来了346公斤的产品,有服饰、手袋等300多个品种,展品还未全部摆放出来就引来了一波又一波采购商以及消费者。通过连续三届参展,董事长金永淑从经济效益上尝到了“走出去”的甜头,在设计理念上也得到很多启发,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在绣品设计上既不失民族传统风格,同时也紧跟时尚潮流,大胆融入一些现代元素,除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外,还远赴海外参加了意大利米兰的国际服装周等世界知名展会,产品受到了海内外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州彝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州文产办牵头,组织州内彝族刺绣企业家代表到四川、贵州、广西、上海、北京等地学习交流、参观考察,参加深圳文博会、京交会、云台文化产业对接会、云南文博会等展会的推介和宣传,极大地扩大了彝族刺绣在国内外民族文化企业界的影响力。
  据州文产办副主任周兵介绍,从2013年开始我们参加深圳文博会之后,我们的这些彝绣企业真正实现了走出楚雄、走出云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这些企业都得到了较快的成长,像此次来参展的彝家公社、咪依噜这样的企业在我们楚雄已经发展到了30多家,他们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生产效益上,都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民族文化瑰宝,在传承创新中展露光芒
  彝绣,原本仅是彝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平常技能,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心灵手巧的彝族人把自己喜欢的花草甚至动物图案一针一线缝制到衣服、裤子和围腰、鞋子、帽子等用品上,刺绣这门古老的艺术就世代相传下来,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并逐渐成为一个带动千家万户彝族家庭增收致富的产业,成为传播彝族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
  究其发展的历程,离不开“创新”二字。
  文博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在云南馆巡馆期间,在我州的彝绣展位前停留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在询问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彝绣产业发展的现状时,赵金指出了“从传承到创新,从产品到产业”的彝绣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正在展示传统彝绣手艺的绣娘告诉赵金,这些服饰上的图案,都是自己根据平日里各种生活场景和物件“想”出来的。赵金肯定地说道,这种“想”,就是创意,我们发展彝绣就是要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生活、民族文化走进世界舞台,把具有彝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
  大姚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市场销售负责人朱溢对记者说,这次来文博会不仅是进行商品销售,更多的是对产品和企业的宣传推广和学习交流,将我们传统的彝绣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彝族手工刺绣,同时也通过参加展会,汲取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想法和创意,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让彝绣的名声越来越响。
  彝绣只是彝族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本次展会上,彝族文化的另一个优秀创意成果——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也被作为我省九个文化产业项目之一进行招商推介,围绕“打造彝族文化精神地标和民族文化旅游标杆”的开发目标,抛出了合作提升完善项目的“橄榄枝”。
  “楚雄是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5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创造了可以与古埃及、巴比伦、玛雅古老文明相媲美的十月太阳历法,开启了原始文明的新纪元……”在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推介中,关于楚雄历史文化资源和项目背景情况的介绍,向参加推介活动的嘉宾展示了彝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彝州走开放合作之路的态度和意愿。
  古人类、古生物、古文化和绚烂多姿的彝族文化大观,构成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州从“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名片中破题,着力于特色文化品牌的挖掘和提升,以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精心打造“恐龙文化、元谋古人类文化、古镇文化、彝族文化”四大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联姻”,把彝族文化资源创意策划包装成为中国彝族文化精品项目,探索出一条把历史文化作为产业开发的路子。
  深圳,为彝州楚雄“走出去”打开一扇窗
  十年耕耘,文博会已成为撬动“引进来”、“走出去”的大平台。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为中国文化企业打开了一扇“窗”,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从这里“走出去”。
  我州率队参加此次展会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徐晓梅在接受深圳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四次参加深圳文博会,我们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认知、认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相连接,而且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我们将下功夫大力挖掘这些资源,全力打造我们的民族文化品牌,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重点扶持像彝族刺绣这种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对老百姓增加收入非常及时有效的文化产业,成梯次、分层次地来推进我们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实现从传承到创新、从产品到产业,真正把楚雄从民族文化大州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强州。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目前已发展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人才、资金、展示平台上有巨大的优势;楚雄作为待开发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潜力。这是深圳与楚雄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支撑点。楚雄与深圳两地的文化渊源已有十余年之久,随着楚深两地之间交流互动的密切,2013年,楚雄州委宣传部与深圳市文联签署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搭建了文化领域合作发展的平台。
  十余年来,楚雄州与深圳的合作,已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合作,而是辐射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这种“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发展思路,已经为楚雄这样欠发达的边疆地区打开了发展之窗。
  在此次文博会期间,徐晓梅与州外宣办、州文产办负责人一行,还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市文联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就深化两地文化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走访了李亚威、毛少莹等文化专家,听取她们对楚雄州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前往香港卫视深圳基地、广东珠海横琴自贸区等文化机构和企业园区进行了考察。
  香港卫视是一家集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影视剧投资为一体的国际传媒集团,拥有6个卫星频道和1个网络电视台,节目已经覆盖亚太、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横琴自贸区毗邻港澳,其功能定位是依托粤澳深度合作,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成为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在两地考察时,徐晓梅一行就“美丽楚雄”外宣工作和彝州“三张名片”的推广传播,以及在楚雄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相关事宜进行了接洽商谈。徐晓梅表示,希望深化两地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文化领域合作发展的平台,学习借鉴深圳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携手推动两地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不断扩大楚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深度交流,在深圳期间所接洽的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总裁齐恒一行,已于近日赴楚雄实地开展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投资考察洽谈。
  深圳文博会,是全国文化产业宣传推介和项目投融资的重要平台。通过参加此次展会进行观摩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同时学习借鉴了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这些都必将为我州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助推全州六大产业之一的文化旅游业实现量和质的飞跃。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