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楚雄动态 >> 正文

楚雄州打造“红十字 ‘救’在身边”品牌

发布日期:2024-01-22 10:56:41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点击:[]

楚雄州红十字会大力践行“三个工作法”,集中打造“救在身边·机关先行”“救在身边·校园守护”“救在身边·暖心社区”“救在身边·窗口示范”4个工作品牌,助力健康楚雄建设。截至目前,全州红十字系统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24场,培训持证救护员5870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23579人(次)。

提高站位“主动为”。围绕“全州每年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人数达常住人口0.5%以上”的工作目标,印发《楚雄州拓宽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范围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在助力健康楚雄建设中积极发挥红十字会的独特作用。

巧借平台“有效为”。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纳入全州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通过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学习教育平台进行普及推广。每年在全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下派前,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已成为“规定动作”。联合州科学技术协会,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全民科普教育内容,依托科普平台向公众传播红十字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增强红十字会活力和贡献率。

强化协作“共同为”。不断拓宽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人员范围,与州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救在身边·机关先行”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培训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聚焦易受损群体,争取州搬迁安置办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在全州水利水电移民中每年开展不少于2100人的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移民群众应对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学校服务阵地建设。在学校设置红十字“博爱救护站”,将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送进中小学校。通过积极向上协调争取,在全州33所中小学校设置红十字“博爱救护站”,依托急救站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供急救服务。

强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作用,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活动频次,依托基地开展更多模式创新、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58场,培训2690余人。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进一步建设成为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红十字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红十字志愿者活动基地。

深化拓展政务服务大厅应急救护服务阵地队伍建设。在州、县(市)政务服务大厅红十字志愿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组建政务服务中心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及时为办事群众提供应急救护服务6次。通过增强服务供给,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人民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广泛开展“救在身边·机关先行”活动。通过在州级机关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救在身边·机关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在广大党员中宣传普及心肺复苏、AED使用等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在突发事件和常见急症中服务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共有63个党组织3360人(次)参加学习体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护“进军营、警营、消防救援队伍”活动,坚持在全州每一批强兵固防民兵出征前,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助力官兵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深入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举办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向学生、老师普及救护知识与技能,提升师生防灾避险能力。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111场,共1.45万人受益。同步对校医、体育老师等重点教职员工进行免费取证救护员培训,指导学校开展应急逃生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保障能力。

持续开展“救在身边·暖心社区”活动。结合红十字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探索与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联合开办“健康安全跟我学”课堂,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在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5场,共3100余人受益。创新传播方式,选择人群聚集时段,开展“小单元教学”等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活动,进一步倡导“人人学急救,你行我也行”的文明风尚。

开展“救在身边·窗口示范”试点活动。选择人流密集的学校、车站、酒店等窗口服务场所探索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站,投放红十字应急救护柜28套,对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确保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发生时及时正确地开展自救互救,积极保护公众安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