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姚安县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发布日期:2021-12-24 09:20:36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段 莹 点击:[]

今年以来,姚安县坚持党管人才,突出“三抓三促”,积极探索培育、服务、管好、用活乡村人才的机制措施,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抓分类培育,促人才质量提升。分门别类开展实用型、本土化人才培养、培训、评选,力求各类人才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聚焦高质量发展,多维度培养人才。把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放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全县肉牛、花卉、蔬菜、水果四大主导产业和教育体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实施百名农技推广能手、百名肉牛养殖能手、百名花卉种植能手、百名蔬菜种植能手、百名水果种植能手 “五个一百”优秀涉农人才和名师、名医、名匠各100名的“三个名”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切实巩固现有人才存量、扩大优秀人才增量;聚焦技能提升,精准化培训人才。突出需求导向,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订全县各类人才培训计划,分行业、系统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聚焦示范带动,导向性评选人才。着眼于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强化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引领效应。在持续抓好全县“五个一百”涉农人才和300名“三个名”人才跟踪培养的基础上,广泛组织开展了全县30名“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和47名“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的评选命名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县“兴姚人才奖”评选办法,着力营造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抓联系服务,促人才环境优化。建立“1+1”“1+N”的优秀人才联系服务机制,把“条条”力量与“块块”力量整合起来,切实为优秀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常态结对联系。健全完善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个成员单位联系服务全县优秀人才的办法措施,对3个省级专家工作站、4个县级人才工作室的专家人才和2名“州委联系专家”、16名州级“彝乡英才”,分别由1名县处级领导、1个县级部门结对联系。对877名优秀乡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分别由县级部门、乡镇1名领导班子成员或技术骨干结对联系,经常走访了解其基本情况,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各级各部门重大决策部署等有关信息;常态上门服务。对优秀人才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县人社、卫健、教体、水务等行业领域同志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各乡镇、部门人才工作的指导、服务,年初以来,统筹组织教体、卫健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名,通过“兴楚英才回巢计划”,回引硕士研究生1名,在省、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中选送教育、卫健、农业、文旅等系统8名业务骨干到省、州有关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对口研修。在沪滇扶贫协作人才交流项目中选送6名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上海发达地区培养锻炼;常态精准帮扶。积极搭建创业平台,通过创业贷款、小额信贷等,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带富能力的农村党员、致富先锋实行重点扶持。

抓作用发挥,促人才创新创业。着力在因才施用上下功夫,积极为优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切实激发人才活力、盘活人才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服务发展专项行动。围绕践行县委“把姚安打造成环楚雄‘半小时经济圈’中最具特色的田园之城、昆(昆明)楚(楚雄)大(大理)复线上的绿色经济发展走廊”的发展思路,以全县牛、花、菜、果4条产业带建设为平台,着眼“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着力建基地、强主体、创品牌,激励和引导乡村人才在产业示范基地、产加销产业链、专业合作社、庄园经济的建设发展中积极作为;深入开展创业建功专项行动。结合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深入落实积分制管理、轮岗交流等激励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担当作为的“1+7”文件。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和顺畅流动机制,实行事业人员考录政策向基层倾斜,放宽基层职称评聘条件,鼓励优秀教师、优秀医务工作者向基层一线流动;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注重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团结吸纳,抓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6个强化、14个一批、32条具体要求”的落实,不断探索和丰富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奉献等活动载体,引导和鼓励广大知识分子在推动姚安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 关闭 】